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
近日公布的10月官方制造業PMI再度下降至50.2,創2016年7月以來新低。此外,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也下降至6.5%,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低。在此背景下,國內經濟持續下行壓力加大。同時,作為反映居民生活消費水平的汽車、空調行業明顯走弱,9月銷售同比分別下降11.55%和8.2%。隨著宏觀經濟走弱,市場關于財政刺激的預期也有所升溫。10月3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度引燃市場關于基建和減稅的討論?紤]到經濟下行的慣性,以及政策刺激的時滯,年內宏觀經濟依舊不容樂觀。
此外,當下“逆全球化”思想和貿易保護主義將持續拖累全球經濟復蘇,中美貿易摩擦短期看不到緩和跡象,且貿易摩擦的影響已經逐步體現到實體經濟上。同時,美國經濟一枝獨秀,美聯儲加息節奏加快。美元指數在經濟和政策雙重推動下維持強勢,近日突破97,再創年內新高。強勢美元不僅使得新興國家面臨資本外流和匯率貶值風險,同時,美聯儲的持續加息也對美股等風險資產形成壓制,市場對于美股的擔憂隨著利率的提升將進一步加重。
庫存將呈現累積趨勢
根據SMM的調研數據,2018年新增冶煉產能為100萬噸,其中有65萬噸在8—9月投產,10月開始新增產能逐步釋放產量,隨著時間推移,產量將在明年一季度達到高峰。此外,8—9月大型冶煉廠檢修較多,隨著江銅、大冶檢修結束,后續無大型冶煉廠計劃檢修。按照SMM的調研預計,10月產量環比9月將增加1.48萬噸至73.16萬噸。同時,精廢銅價差從9月初的600—700元/噸大幅擴大至1500元/噸以上,廢銅經濟效益大幅回升,企業加大廢銅利用擠占精銅消費。
從消費端來看,后續消費難有亮點。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下降9.6%,盡管降幅有所縮窄,但仍未看到基建發力。汽車和空調行業更不受國家調控和去杠桿壓制,但從房地產投資和新屋開工等數據來看,房地產依舊韌性十足?傮w來看,年內消費除基建投資預期外,幾無任何亮點,消費增速放緩基本確定。
7—9月國內銅庫存在廢銅消費受阻的推動下呈現逆季節性去庫存,上期所銅庫存從6月底的26.4萬噸持續下降至9月下旬的11.1萬噸,為近幾年低位。但隨著精廢銅價差的擴大,疊加供需結構的階段性轉變,國內銅庫存將呈現趨勢性累庫。
同時,從滬銅期限結構的變化中也能發現市場預期的一些改變。9月之前滬銅維持Contango結構,在轉為Back結構時,現貨表現出了很強的韌性,并伴隨著銅價的同步反彈。10月23日再度回歸Contango結構,說明現貨端支撐難以維持,預示著滬銅將重回弱勢格局。
到目前來看,深圳廢品回收公司認為銅價不是很樂觀,交易者都是觀望趨勢!